現在,人們可以到英國泰特現代美術館現代美術館(Tate Modern)栽種植物,從播種到種子發芽、生長、開花結果,花費半年時間打造一座獨特的花園。墨西哥觀念藝術家克魯茲威利戈斯(Abraham Cruzvillegas)設計大型裝置《空地》(Empty Lot),從倫敦各地蒐集 23 公噸土壤,分裝 240 個三角形容器內,定期澆水與照射光線,人們不只能感受土壤的氣味,也可以種植各類植物
《空地》從 10 月 13 日展出至今,部份花盆已經長出雜草與蘑菇,也有人播下花草的種子,還有人直接把蘋果埋入土壤。等到明年四月展覽結束前,泰特現代美術館可能雜草叢生、供人採收蔬果,還有人擔心長出罌粟、大麻等非法植物,甚至出現一片玫瑰花園。
「雖然館方沒有積極鼓勵人們埋入種子,但能接受各種植物在展間生長。」泰特現代美術館館長德爾康(Chris Dercon)表示,它訴說等待、耐心與希望等概念,這些概念能解決現代社會的困境。人們要耐心等待,才能知道《空地》最後的模樣。
3600 (2)
克魯茲威利戈斯《空地》。圖/取自The Guardian。

《空地》只有水、土壤、燈光 生長環境惡劣

「《空地》是一個充滿希望的空間。」克魯茲威利戈斯利說明,他不是要耕種某些作物,而是提供土壤、水和陽光生存的基礎條件,期待人們讓花盆生長出某些植物。
《空地》只提供水、土壤與燈光,沒有添加肥料,也不會事先栽種植物,因此多數花盆起初無法長出植物。直到人們播下各類種子或移植花草,花盆才會呈現豐富多變的樣貌。
這個靈感來自克魯茲威利戈斯的遷移經驗,1960 年代,他的父母與鄰居從墨西哥鄉下搬到城市居住,當時居住條件惡劣、生活貧困,這些來自農村的移民利用廢棄物穩固建築結構,克服了環境限制。
因此,克魯茲威利戈斯利用鷹架,架高一座三角形的木質平臺,在上方擺放 240 個三角形花盆,同時撿拾建築工地的廢棄材料,設計多盞街燈,象徵墨西哥的移民生活。值得一提的是,雖然克魯茲威利戈斯的靈感來自違章建築,作品卻井然有序,無論從哪個角度欣賞,花盆的位置都完全對稱。
3600
架高的三角形木質平臺。圖/取自The Guardian。
花盆內的土壤則來自派克漢黑麥公園(Peckham Rye)、白金漢宮(Buckingham Palace)、奧林匹克公園(Olympic Park)等倫敦各地,約有35種不同類型的土壤,有的土質鬆散、黏性強、外觀顏色像焦油,甚至部分含有肥料。
「當《空地》生長出某些植物或發生一些事件,它就像一幅自畫像。」克魯茲威利戈斯說明,這些土壤不只說明倫敦土質的多樣性,也帶來各類種子、植物根莖、昆蟲等不同事物,暗示人們即使來自同一個地方,身份認同也會有所差異。
從國外訪客的角度來看,《空地》透過土壤匯集倫敦不同的樣貌。但對倫敦人來說,《空地》呈現人們如何使用或爭奪荒野、公園、遊樂場等公共空間,同時讓人們重新思考自身在世界的容身之處。
3600 (1)
土壤來源。圖/取自The Guardian。
文章來源: FLiPER    http://flipermag.com/2015/11/11/tate-modern/
arrow
arrow

    設計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