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從去年台灣 318 學運、香港雨傘革命,到最近日本學生反對安保法,整個亞洲湧現積極改變的力量,社會氛圍躁動不安。今年,第五屆亞洲雙年展以「造動」(Artist Making Movement)為題,邀請來自 17 個亞洲地區、28 位/組藝術家參展,在國立臺灣美術館展示約 140 件作品,探討亞洲各國政治、社會與文化的轉變。展覽期間至 12 月 6 日。
「造動」不只是「躁動」的雙關語,也強調藝術家的創造力可以改變社會。近年來,亞洲各國藝術家透過創作反映社會現象,處理亞洲跨國經濟、東南亞勞動人口遷移、文化衝突等議題,同時藉由田野調查重新反思亞洲當代歷史,藝術家更廣邀跨領域人才探討公共議題,試圖突破亞洲面臨的困境。
印度藝術家阿圖爾・多地亞(Atul Dodiya)在鐵捲門畫上炯炯有神的雙眼,眉頭深鎖緊盯前方,而鐵捲門內還有一幅畫作,描繪沒有五官的人物手托著下巴,彷彿坐著沉思。他透過鐵捲門開啟、關閉或半掩,讓畫中有畫,給予人們豐富的視覺體驗。
同時,這道鮮豔的鐵捲門與背後風格晦暗的畫作形成強烈對比,反映眼前所見不一定是事件全貌,很可能會存在盲點與未能發現的事實,就像歷史被政府掩蓋或扭曲改寫。除了阿圖爾・多地亞外,亞洲地區的藝術家也經常透過創作審視歷史,發掘過去被忽略或壓抑的聲音。
 
j5oc8ane3gwdhad8ntgfygjzw7mo6c7s_original
阿圖爾・多地亞《眼睛》。圖/非池中藝術網攝。
 

姚瑞中帶領超過 170 位學生 拍攝蚊子館

藝術不只能表現個人情感,也可以是反映社會現象的媒介,近年來亞洲藝術家更尋找志同道合或跨領域的創作者,用藝術探討公共議題。台灣藝術家姚瑞中從 2010 年起,帶領學生共同進行《海市蜃樓:台灣閒置公共設施攝影計劃》,查訪與拍攝台灣各地閒置的「蚊子館」。
該項藝術計劃花費四年時間,動員超過 170 位同學,調查案例高達 400 多件,同時姚瑞中也整理照片出版專刊,分送給政府機關首長與立法委員,藉此掀起檢討蚊子館的聲浪,希望能活化這些閒置的公共設施。
蚊子館形成原因複雜,通常與中央與地方政府規畫設計不當、不符民眾使用需求,以及政治人物好大喜功、牽扯商業利益有關。姚瑞中指出,蚊子館也不是台灣特有的社會現象,日本、韓國、東南亞的政治人物透過建設公共設施,向廠商獲取很高的回扣也時有所聞。
同時,他認為藝術家應該有更大的抱負,提供一個烏托邦的想像與實踐,透過藝術讓更多人反思社會現象。因此,本次展覽不只掛滿同學拍攝蚊子館的黑白照片,也展示與政府進行溝通的文件檔案,呈現這項藝術計劃開啟的良性對話。
 
l1m3ygd9dp21fs9bk5vvpceazbwp98du_original
姚瑞中《海市蜃樓:台灣閒置公共設施攝影計劃》。圖/非池中藝術網攝。
 

史蒂芬妮‧蘇约克的造錢工廠 製作 10 萬元紙鈔模型

根據行政院統計,台灣職場新鮮人(25 歲以下)約有半數年薪低於 30 萬元,他們至少要工作數十年才能承擔養兒育女的開銷,買下汽車與房子。但菲律賓藝術家史蒂芬妮‧蘇约克(Stephanie Syjuco)在美術館設置的「造錢工廠」(Money Factory),人們不用 15 分鐘就能製造 30 萬元,輕易購買自己夢寐以求的物品。
在造錢工廠第一站,桌面擺放藝術家設計 10 萬元台幣的鈔票模型,人們可以自由領取這些紙卡,想買 LV 名牌包就拿 2 張、在台北購置公寓就拿 10 張。接著,人們像位工廠作業員,待在工作區沿著紙卡虛線剪貼,製作一疊又一疊的紙鈔模型,最後到第三站兌換區,換取畫有汽車、房子、3C 產品的黑色小卡。
史蒂芬妮‧蘇约克透過遊戲模擬人們勞動與賺錢的狀態,不只諷刺台灣或其他亞洲國家薪資低廉,無法讓年輕人成家立業、過著理想的生活,同時也讓人們重新思考夢寐以求的汽車、房子,是否為自己真正需要的東西。
 
8b1oueza5nvbwv9ljorssgavr2s58q03_original
史蒂芬妮‧蘇约克《造錢工廠:經濟現實遊戲》。圖/非池中藝術網攝。
 

風間幸子結合歷史與當代事件 描繪核能危機

四年前,日本發生 311 大地震,引發海嘯與核電廠爆炸,造成核輻射洩漏,直接或間接讓亞洲各國對核能的危機意識抬頭。日本藝術家風間幸子(風間サチコ)將日本過去經歷的核能危機虛構一個故事,繪製成黑白單色版畫《哎呀!遭狂浪圍困的軍艦》(Alas! Heisoku-kan)。
版畫左方描繪美軍在廣島與長崎投下原子彈,爆炸後掀起的蕈狀雲,中間是福島核電廠遭受海嘯侵襲的情景,畫面右方則是日本在 1960 年代開發的核能船陸奧號(MUTSU),而陸奧號出海第六天發生輻射物質外洩的事故。
《哎呀!遭狂浪圍困的軍艦》的典故來自日俄戰爭,當時日本海軍利用戰艦包圍中國旅順港,成功對俄國艦隊進行奇襲,卻犧牲許多士兵性命,這反映日本政府的決策表面上是達成目標,但經常隱瞞失敗的部份。風間幸子指出,311 地震發生後,日本仍相信核子發電廠是安全的,即使海嘯來也不會被摧毀,但這種「安全神話」很快就破滅了。
 
gfmsanlt7na1774rp2463dtt45zawh0z_original
風間幸子《哎呀!遭狂浪圍困的軍艦》。圖/非池中藝術網攝。
 
 文章來源: FLiPER    http://flipermag.com/2015/09/29/artist-making-movement/
arrow
arrow

    設計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